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洪瀚:70后计量经济学会院士

\

洪瀚教授是地地道道的广东人。出生于广东潮汕,于1989年至1993年就读于中山大学经济系。

 

1992年12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利茨造访中山大学,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演讲之后洪瀚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劲头问了斯蒂格利茨一个有关文化和经济关系的问题,引起了斯蒂格利茨的极大兴趣,加之洪瀚的出色学业,本科毕业之后洪瀚来到斯坦福大学,开始他的研究生生活。

 

在讲到他选择学术这条道路的原因时,他觉得实际具有一定偶然性,主要是一些好的机遇加上自己的努力!出国读博对他的这一选择影响较大,还有就是他觉得这种生活方式比较适合自己。他提到,美国那边学术研究的氛围很好,主要是自由空间很大,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思考学术的平台。他说,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学者,首先勤奋学习很重要,他喜欢专研一些自己不懂的东西,这需要自己去看去学习很多东西。其次,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学者,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也很重要,因为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写作、阅读工作,没有很好的英语能力是不行的。此外,他觉得选一个好的导师是很重要的,他能够指导你读文献和作研究,带领你进入学术的殿堂。在他自己的学术生涯中,他的几位导师对他的帮助就很大。
 

从斯坦福毕业后,洪瀚顺利的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的职位。2003年来到杜克大学执教,2006年被破格提拔为正教授。今年初,他的母校斯坦福大学又把这位杰出的毕业生聘回经济系,担任正教授。

 

回想这些年来在美国学界打拼的历程,洪教授颇有一番自己的感受。他认为现在的中国学生比起十几年前受到的基础技能训练要好很多,因此普遍数学和计算机的功底不错,但是也有很多不足。洪教授说,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不够主动。他举例说他在斯坦福读书时,经常是几个同学一起挑灯夜战,如果收到导师发来的电子邮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小时之内一定回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上课时他们一定会坐在第一排,追着老师问问题。

 

对于如何选择自己的领域,洪教授的分析很有见地,他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能够从事学术研究。比起其他一些同领域的中国教授,洪教授的优势在于交流能力更胜一筹。他能够很主动把自己的观点准确表达给自己的同行。他希望在选择自己领域的问题上不要跟潮流,比如很多美国人选择了看似比较夕阳的领域,却挖掘了富有新意的,像朝阳一般的研究成果。

 

35岁就成为正教授,这对于很多美国学者来说也是比较少见的速度。洪教授却认为这就意味着别人对你的期望值更高,自己的压力更大,就要做的更好。

 

洪瀚的专业方向是计量经济学,他目前的研究领域也是计量经济理论、应用计量经济学、实证产业组织理论以及拍卖理论等。他的论文大多发表在了计量经济学领域最顶尖的Econometrica、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以及Journal of Econometrics上,并获得Journal of Econometrics 杂志“最佳论文奖”(2004)。他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能够从事学术研究。比起其他一些同领域的中国教授,洪教授的优势在于交流能力更胜一筹,他能够很主动把自己的观点准确表达给自己的同行。他希望在选择自己领域的问题上不要跟潮流,比如很多美国人选择了看似比较夕阳的领域,却挖掘了富有新意的,像朝阳一般的研究成果。

 

2008年秋季学期,洪瀚教授为经济系研究生一年级讲授计量经济学。洪教授特别鼓励学生上课提问,学生提出问题后,洪教授在回答之前总是说:“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后来说多了,学生也就不信了,但总能得到满意的回答。洪教授的英文诙谐幽默,在满是数学公式的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上竟然可以不时爆发笑声。洪教授还积极参加“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t Stanford)组织的交流活动,总是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中国人,足见其拳拳赤子之心。

 

洪瀚教授学术成果

  • "Securitization and banks' equity risk", with Deming Wu and Jiawen Yang,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39, 95-117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