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是怎样炼成的?

\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郑若谷的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外包承接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入选为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郑若谷的论文不仅是当年全国仅有的两篇经济学“百优”论文之一,更实现了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领域“百优”零的突破。

 

对于郑若谷来说,这项荣誉既是情理之中,在我校产业经济学系读博期间,他早已是公认的论文“专业户”;而又在意料之外,从千千万万平凡的学子中脱颖而出,他的学术之路并不平坦。

 

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到一个在学术圈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他,如何破茧成蝶?

 

天道酬勤 从“门外汉”到“赶超者”

 

“一开始,我觉得他的知识体系只是我的一个‘子集’;后来,他和我有了‘交集’;再后来,我感到他的知识体系中有了我的知识体系中并不包涵的部分,甚至在超越。”郑若谷的导师、我校科研处处长、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干春晖教授如是评价。

 

不过,数年前当郑若谷踏入上财校园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

 

郑若谷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科生,尽管当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招入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专业,但毫无经济学基础的他,必须要“从零开始”。

 

“研究生和本科生是有本质区别的,研究生需要关注的是学术的实质而非形式,要培养一种问题意识,尤其是对现实中的问题要有敏感性,对学术有自己的想法,对重大问题有研究能力。”干春晖教授说,这种转变对学数学模型出身的郑若谷来说很不容易。

 

郑若谷还记得,干春晖教授为了使学生们尽快补齐知识结构,给研究生们列出了一份长长的书单: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必须要完成的经济学论著、产业经济学论著以及跟踪学科前沿的期刊文献。干春晖教授还鼓励同学们写读后感、发邮件互相交流。

 

“读完这些书籍,学生们会对经济学以及产业经济学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不过这也意味着他们在研究生阶段也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干春晖教授说。

 

非经济学科班出身的“硬币”也总有其两面:凭借本科时打下的坚实的数学基础,郑若谷很快地掌握了数理经济方法,越过了数理的“敲门砖”。同时,对经济学的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不断弥补自己知识的短板。

 

“图书馆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地方。”郑若谷回忆起多年前的求学生涯,在硕博连读的第一年,他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学校图书馆里度过的。除了读完老师列出的“书单”之外,他把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的经典著作也都一一读过,力求在每个领域都不陌生,能够相辅相成。

 

“师兄在我的印象中,除了经济学知识过硬之外,学识还非常渊博。除了经济学经典著作,他还推荐我看世界通史、哲学方面的论著。”干春晖教授09级产业经济学硕士陈爱平如是说。

 

“做到专而不独,全而不散,这不仅需要对经济学的热情,更需要不懈的坚持,”干春晖说,“郑若谷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提升自己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硕博连读的后期,他渐渐拥有这种对实际问题的敏感性和研究能力,在很多问题上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天道酬勤。读博士生期间,郑若谷和导师合作撰写的《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一文,就被《经济研究》杂志刊登为封面文章,获得上海市第1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唯一的经济学学科一等奖论文。除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外,此文更是在知网上被下载17997次,被引用70次,至今仍然是该领域被下载次数最多的文章。以战养兵 从“学习者”到“思考者”

 

“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太多了,想要做得比别人出色,一定要比别人更勤奋;而且还要用对方法,寻对路径。”这是干春晖教授常常叮嘱学生们的一句话,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研究生,不仅仅善于学习,是一个合格的研究者,更应该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有实干能力的思考者。

 

实际上,干春晖教授也以“以战养兵”的方式,展开着自己的“精英教育”。他认为,研究生阶段不是大学五年级、六年级,除了学习好一些重要的课程,研究生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问题意识、掌握科学方法、了解前人成果、学会与人合作。培养这些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研究生们直接参与到实际的研究项目中来,以便初步获得研究工作的体验,在研究项目中担任一个角色,并在研究实践中逐步培养选择研究题目、分析与解构问题、与人合作和组织研究团队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他坚持组织自己的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校内外对产业经济学领域感兴趣的师生,定期展开“学术讨论班”学术讨论活动,全年无休。讨论班从最初的几个人,目前已经发展到近20人,而且有了“主持人”、“点评人”以及会议纪要的“高峰论坛”。

 

在这个学术讨论班里,成员们或讨论自己论文撰写中遇到的问题,或讨论当前经济研究热点,或讨论团队承接的重大课题项目或有关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等实际问题。渐渐地,学术讨论班成为包括郑若谷在内的师生们学术思想的“孵化器”。

 

“参加学术讨论班,就像是学术的实战,就是提前将你的思想、你的研究成果暴露在一小部分人面前,要经得起大家的推敲和质疑。所以,准备学术讨论班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拿自己的东西出来讨论感觉也非常忐忑。”郑若谷回忆说。

 

不过,郑若谷最终还是成为讨论班里面的积极分子,许多优秀论文的选题就是从这一次次的讨论中被提炼出来的。如他参与完成的2009年度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国资国企开放型市场化重组并购方案研究》,最初的选题就来自于团队的命题“上海经济转型”。

 

在郑若谷看来,完成团队承接的一系列课题,正是学生们了解我国及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重要窗口。在干春晖教授的严格要求下,他的成长非常迅速。

 

读博期间,郑若谷在《经济研究》等权威杂志发文9篇,文章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财经大学中振科研基金优秀成果奖,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10余项,论文的发表及获奖显现出学术界对其研究成果的肯定。

 

“正是因为干老师的严厉、包容、开放和睿智,引导我们如何思考,给我们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以开放的心态鼓励我们迅速成长,这让我幸运地发现当今社会有这么多重要的现实问题可供研究。”

 

对于获得全国百优的博士学位论文,郑若谷和干春晖教授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在干春晖教授的引导下,郑若谷更希望自己的研究实现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的转变,更希望自己的论文有创新突破而不是沿袭已有的老路。最终,郑若谷选择了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问题———国际外包对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影响。

 

不少圈内人评价,这篇论文中所研究的问题,正是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对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为经济服务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篇论文的选题正确地把握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所做的研究工作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研究成果代表了我们这个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水准,研究结论及其政策涵义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改革思路,是我近年来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最优秀的论文之一。”干春晖教授对该论文评价道。生逢其时 从“一个人”到“许多人”

 

“在我求学的几年中,遇到了好几次想要放弃的危机,但由于导师的鼓励和学校的帮助,我才坚持下来。现在想想,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虽然做学术很寂寞,但是有导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以及学校的支持,我并不孤独。”回想这些年的研究生生活,郑若谷觉得自己生逢其时。

 

第一次面临选择是在郑若谷刚刚考上上财研究生之时。实际上,来自湖北农村的他家境并不宽裕,而那一年弟弟要上大学,家里正需要钱。“如果早一些出来工作,贴补家用,父母就不那么辛苦了。”

 

不过,学校给品学兼优的他提供了公费读研的机会。干春晖教授也屡出妙招:他给学生们提供助管、研究助理等“兼职”机会,让学生们既能专注于学术研究,又在学校的补贴之余,还能挣得一些额外收入。

 

“老师开出的工资一直都挺高,那时的月薪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月的生活费了,除了我们自己工作对应的‘劳动力成本’,还有老师的‘关心成本’。”做过干春晖教授助管、助研的关鹏、陈爱平都表示,在干老师的“资助”下,研究生阶段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有不少盈余。

 

第二次面临选择,则更为凶险。郑若谷在读博士阶段一年级时,父亲患上重病,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一时间举债无数。“弟弟还没有毕业,我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虽然很舍不得,但是几乎也已经做好了‘辍学’的准备。”郑若谷回忆起那时的纠结还历历在目。

 

幸运的是,学校对优秀学生的激励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并成为郑若谷求学之路的又一个救星。

 

2009年,时任副校长的丛树海提议,对优秀学者要给予扶持和支持,提供精神奖励和物质资助。2009年,学校设立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具有开拓意义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培育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干春晖教授说,“这项制度对于学校来说,就像是风险投资,你无法预测哪位学生是真正的‘蓝筹’。但是学校还是坚持这么做,并且不断完善选拔和激励机制。因为对于学校来说可能是押宝,但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则可能是颠覆命运的决定。”

 

最终,郑若谷通过材料申报、前期研究成果的审核、面试表现等重重考验,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中的一员,获得了8万元的资助奖励。

 

“拿到这笔资金的时候,我瞬间觉得人生又有了希望。”现已在证券公司工作的郑若谷回忆说,8万元的资助在目前来看并不算多,但对当时还是学生的他来说,却是全家人的救命钱。经济上,他卸下了生活的重担,更重要的是,他再也没有精神上的顾虑和担忧,可以安心、全心继续完成学业。

 

干春晖教授说,学校对学生们开放、宽容和支持的态度,也贯彻在郑若谷所在的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运作中。“学院开放的态度和宽容的环境给予我们学术研究很大的便利。”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劲松介绍,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非常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鼓励学生与国内外的一流学者交流沟通;更允许导师在平时的教学指导中提出独特的更高的要求,以方便导师用自己的方式培养人才。同时,学院也非常重视博士培养制度的改革,要求研究型人才能够“顶天立地”,关注学术前沿问题,所发文章要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关,论文开题后要进行研讨,由不同专业老师帮助分析完善;强调基础理论课程,培养创新意识,邀请海外教师作讲座,以健全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为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

 

“真的非常感谢学校、学院、老师以及同学们在我读书的日子里所给予我的支持、关心、引导和帮助。”再次回到校园,郑若谷最想说的,就是感恩。他希望,学校能继续为那些有经济匡时梦想的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在上财的时光,是我最值得珍惜的时光。希望有一天,我还能再回归学术。”

(责任编辑童德文,邮箱:jpdong@efnchina.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