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曼昆的教科书

作者:陈晋   本文节选自作者所著的《哈佛经济学笔记》一书

  曼昆以两本教科书闻名世界。他的《经济学原理》因为是入门级教材,影响更为广泛深远。他的写作动机及教材特点是什么呢?

  同许多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一样,曼昆无论在学术期刊还是在《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这样的新闻媒体上都著述颇丰。但最使他闻名的是他撰写的两部教材--中级《宏观经济学》(1992年第1版,2007年第6版)和初级《经济学原理》(1998年第1版,2007年第4版)。这两部教材已分别被翻译成15种和20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盛行。其中,由于《经济学原理》是入门级教材,影响更为广泛,在全世界的销售量已逾百万册。

  当听到"您的教科书在中国十分流行"的赞誉时,曼昆幽默地说:"那一定是中国经济表现得这么好的原因了。"他坦言,实际上他只来过中国一次,是随一队经济学家访问,而且行程极短。他解释,他很少做国际旅行,因为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要养活。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写一本介绍经济学的教材呢?1985年曼昆成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开始负责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在这门课里他花费了很多心思,到1992年他同意为这门课撰写教科书。在一篇回顾性文章中,曼昆写道:"从学校毕业多年之后,没有什么比教授经济学原理,这样入门性的课程更能使一个经济学家思考,在他所从事的领域中,什么东西是真正重要和令人兴奋的。正是在入门课程里,我们对自己专业领域中积累的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把我们领域的精华传播到公民大众中去,让所有的人更好地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接下来的五年中,曼昆潜心筛选要写入教材的内容,应该包括什么,不应该包括什么,以及如何最佳地阐释要叙述的内容,所以这本书直到1997年才完成。他加入了撰写经济学教科书的作者的行列,其中包括保罗·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Fisher)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他说:"对那些想把自己的经济学观传给后代,并影响整个领域的经济学家来说,撰写教科书是最高效,也是最重要的渠道。"

  那么,曼昆的教科书与其他的入门级教材有何不同呢?

    首先,他把供需模型放在书的开始,突出供给和需求这些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同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福利经济学(welfareeconomics,包括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等)是供给需求这些概念的自然延伸,所以包括在内。

  其次,曼昆试图在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理论之间寻求新的平衡。他觉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版的大多数教材过于倾向于凯恩斯主义,因此有必要增加古典经济学的分量,更加注重那些影响长期经济发展的因素。

  这意味着在实体经济方面,内容更多地涵盖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市场对储蓄和投资的平衡作用、自然失业率的决定因素等。而在名义经济方面,更加注重古典货币理论,例如货币数量论和费雪效应。

  曼昆认为,着眼于长期经济走势的古典经济学应该是理解短期经济波动理论的基础,所以他将古典经济学放在前,凯恩斯理论放在后。区分凯恩斯理论和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差别的一个例子是储蓄对经济的影响。按照凯恩斯理论,高储蓄会降低总需求、总收入,进而降低以后的储蓄。与此相反,古典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认为,高储蓄意味着高投资,从而形成更大的资本存量,导致更高的国民收入。

  为了使教材适合学生阅读,曼昆省掉许多细节,而着重强调那些基本原理,以免学生读得眼花缭乱,觉得云山雾罩。尽管如此,他的教材仍长达775页。只有与其他动辄上千页的经济学教材相比,曼昆的教材才是简短的。他说:"评判我的教科书(成功与否)的不应该是我本人,而是市场,正如我教给学生的一样。"以此标准,全世界数百万册的销量就是市场对他的评价。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