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学教学的中外比较

作者:袁志刚


一、 国外经济学科建设和经济学人才培养

(一) 经济学科本科教育

国外著名大学都制定了完整和有效的经济学科本科生培养计划,通过研究培养计划可以看出,他们都很注重本科生基础学科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1、 跨学科培养。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经济系设有Econ-Mathematics、Econ-Statistics、Econ-Operation Research 、Econ-Philosophy、 Econ-Political Science五个跨学科方向,学生的培养由两个系共同完成,各个方向均有自己的学分要求,其中前两个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分别占总学分的22%和44%。这样的跨学科培养是紧跟经济学发展前沿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本科生毕业后,学校会鼓励他们去别的大学继续深造(不同于我国的基地班),基本上没有近亲繁殖现象。

2、 课程设置。考察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耶鲁大学的课程设置,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层次分明。一般分为基础课程、高级课程及研讨班(seminar),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划分更细、更复杂。一部分高极课程有人数限制,研讨班一般限制在15人左右。各课程均附详细介绍和前期准备课程(Prerequisites),课程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程也会根据形势不断翻新。各院校往往在大学一年级设置经济学方法论课程,学生一开始便进入经济学研究的角色。研讨班式教学是美国大学的特色,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要求学生在修课的基础上,在大三到大四期间要参加两个研讨班(starred departmental seminar),并完成小论文(essay),体现了学校对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跨系和跨校选修也是培养计划的硬性指标,突出校际交流的要求。

3、交流与研究。主要指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1)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首先,经济系一般有Director of Undergraduate Studies和advisor,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我国大学辅导员作用相似。其次,除上面提到的seminar之外,美国著名大学还有专门面向本科生的研究平台,机会较多,以大三大四的学生为主。例如耶鲁大学的Undergraduate Research Assistant Positions 和ROME project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Math and Economics),向学生提供了与教师合作,共同完成某个项目的锻炼机会。(2)学生之间的交流。除了在课堂上以讨论为形式的交流外(一般以讨论为主)各大学设立了学生交流平台,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例如哥伦比亚大学专门成立了Barnard-Columbia Economics Society,这是以本科生为主的俱乐部,他们在这里可以与教授和校友进行交流,并可参加有俱乐部组织的其它实践活动。

4、考核评价。美国著名高校严格按照培养计划对本科生进行考核。

(二) 经济学科研究生教育

1、 总体状况。从培养目标来看,各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主要着眼于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既是知识的学习和发现的过程,又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尤为明确和迫切。国外研究生教育主要指博士教育,硕士阶段一般是作为进入博士阶段进一步进修的过渡或就业的准备阶段而设立的,经济学硕士一般是1—2年,博士一般是4年左右,他们培养的侧重点是博士。例如哥伦比亚大学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获得经济学文科硕士(M.A in economics),在博士生培养阶段,达到要求后才能申请研究型硕士(M.phil),也就是说,接受博士培养计划是在硕士培养阶段所预先确定的,只有读到博士才能拿到研究型硕士学位,如果想就业可以读研究型硕士之外的其他硕士学位,所以选择研究型硕士的学生一般是对经济学真正感兴趣并为之奋斗的学生,这样不仅达到分流的目的,学生的质量也能得到保障。

2、 学位分类的多样化,培养目标明确。表现在每一学位级上设双轨制,即专业型和研究型学位,如法国第三阶段的专业毕业文凭和深入学习文凭,前者是就业是很有说服力的证书,后者是接受博士教育计划的必备条件。英国和美国设立学术硕士(M.Phil)和专业硕士,美国的博士学位有90多种(Bartsche,1991),可分为两大类,即研究博士学位(ph.D)和专业博士学位(Professional Doctorate)。前者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后者主要在某一行业中从事实践工作。例如哈佛大学,致力于获取ph.D的学生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graduate program),那些希望获得工作技能的学生可以进入商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s),尽管前者可以在商学院选课,但两者的培养计划是完全独立、互不相干的。这样的分类完全是依照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划分,并使得学生选择余地较大,加强了经济学科的专业化,培养目的明确。以此分类为标准而设置的课程、专业方向和培养计划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入学条件

国外博士生教育一般不设入学考试,但对申请者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各高校都规定了不同的博士生的入学条件,其中有两点是共同的:

(1) 师生双向选择。博士申请者在申请之前要选择一位指导教师,因而它必须事先对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学术地位及人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指导教师在与他面谈的过程中,学生的基本素质、研究能力、教育背景、爱好以及表达能力都得到较充分的体现。

(2) 注重研究背景和潜力。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大学都要求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者提交一篇论文计划,证明自己在经济学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上已经掌握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基本研究方法。

4、 培养过程

(1) 博士生培养工作。与我国单一博导制不同(写论文阶段才成立一个指导小组),国外为使博士生在经济学领域有较宽的研究范围,通常由一个博士生培养小组负责。法国的培养小组包括一个教学小组和一个或几个研究小组,美国实行导师制和博士生指导委员会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德国和英国也正由单一导师制向培养小组转变。教师不论是教授还是讲师,只要获得指导资格就可以参加培养小组,当然条件是相当苛刻的。

(2) 课程设置和教材。各大学对博士生均有一定的课程要求,美国要求较高,课程以经济学基础课程和前沿课程为主(各门课均有prerequisite),所以必修课成为了解经济学动态的途径之一。美国还非常重视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博士生培养计划中一般都明确要求学生要选修经济学课程或者辅修学科,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德国则是另一个极端,几乎不设必修课,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博士论文。在美国,研究生课程没有固定的教科书,教授们总是要把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传授给学生,资料不断更新,这与国内大学教科书陈旧形成明显的对比。

(3) 科研及交流。在美国研究与交流是密不可分的,交流方式有:与教师共同研究课题、seminar、Summer Math Camp(耶鲁大学)、跨校和跨学科交流以及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等方式,这些形式为博士生提供了探索和表达观点的平台。除此之外需要对所修课程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对研究的专题各写一篇论文,这些交流和研究活动都列入培养计划。在英国,导师会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制定一个提高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其中包括参加讨论会、出席会议和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研究等。

由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国外著名大学的研究性质均充分体现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他们有严格的培养程序,同时又给学生较自由的选择空间,既满足了学科建设的要求,又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培养机制固然重要,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也会功亏一篑。所以,这里将师资力量的培养单独列出。

三、 师资力量的培养与保持

(一) 薪资福利水平较高:在国外高校教师是一个中上水平收入的职业。

(二) 建立竞争机制。这是各著名大学确保教师队伍质量的主要措施。以美国为例,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再晋升为教授都有相当长的时间和严格的审批程序,能获得教授称号的都要在其研究领域中有独到的研究成果,他们在拿到终身教授制为之前至少有5—7年的助理教授考察期,通过考评小组的综合评定、全系教授的投票决定取舍,如果没有获得多数表决通过,就不能继续任职。如果一个教授在一两年内不在高水平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相当数量的文章,他就有可能在这个领域销声匿迹,对他能否得到科研经费影响很大。

(三) 高校教师学历要求。从世界各国的做法可以看出,要获得教授、副教授等任职资格,一般需要具有博士学位。例如在美国,博士学位已成为担任助理教授以上职位的必要条件,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超过80%,在这一点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差别很大。

(四) 师资培养。1972年英国发表了《詹姆斯报告—教师的教育和训练》,并在第35届国际教育会议上总结出“教师三级培养法”:个人教育阶段、职前训练与指导阶段,在职教育和训练阶段。这种说法很快被其他国家接受。许多国家都对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用法律予以明确。美国曾经因为本科生师资力量下降,设立了经济学文科博士,专门培养毕业后任教的教师队伍。英国高校教师协会(AUT)和大学当局顾问小组(UAP)共同制定了高校教师的适用制度,决定在成为正式讲师之前,新任教师应经过3—4年的试用期,同时要接受培训。法国规定所有高校教师应定期进修。

四、 中国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同国外接轨的趋势。例如,复旦大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规定本科生入学后一年选择专业,并开启了东北片选课系统,自由度越来越高。在课程设置和教材更新方面也作了实质性调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经济学科建设与国外相比还很滞后,既有时间上的原因,也有文化传统和观念上的因素。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学科建设已迫在眉睫,我们所能做到的是:发挥后发优势,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科。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对国内外学科建设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并对两者的差距有清醒的认识。

(一)、宏观方面

总结起来,目前国际上对高等教育在以下几点达成共识:

1、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必须与本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相适应,避免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调。

2、突出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一切活动都应以此为中心。

3、崇尚学术自由的价值取向。创造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倡导学术自由,给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以宽松的文化环境。

4、通才教育,即培养富有多种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专业面宽的专家。

可见,西方的人才培养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他们注意教育和经济的适应性,注意把国外良好的培养方法和本国办学特色结合起来,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微观方面

1、 西方经济学科学位分类多样化,培养目标明确。硕士学位分为学术硕士(M.Phil)和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分为研究博士学位(ph.D)和专业博士学位(Professional Doctorate)。根据不同的学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及考核制度等也各异,这样不仅满足社会的需要、达到分流的目的,学生的质量也能得到保障。

相比之下,我国学位分类较单一,满足不了多方面的需求。多数学生希望通过读研究生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从本科、研究生每年的就业人数占很大比重可以看出),在职研究生则希望能在原有职业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只有少数真正对经济学感兴趣并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学位单一,没有更多适合自己的选择,专业型和研究型的学生只好一起接受学校的硕士或博士培养计划,由此导致以下两个后果:在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上采取一刀切,培养目的不明确,既没有满足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又使经济学科缺乏强有力的后备人才;一个导师要辅导10个甚至20多个学生(这种现象在国外是不存在的),导师精力有限,难以实施个性化教育和通才教育。

2、 入学条件强调学生的全面素质。无论是本科生入学还是研究生入学,西方不仅注重成绩,还会考察成绩之外学生所具备的其他能力。在本科生入学方面,美国著名大学规定所有学生要参加“学生能力测验”(SAT)或“大学入学考试”(ACT),通常划定分数区间,没有固定的分数线,然后再根据其他能力在分数区间择优录取,其他能力包括学术成就(academic accomplishment)、社区参与和领导能力等,学生必须递交有关自身能力的翔实的证明材料。在研究生入学方面(主要指研究型研究生),必须递交研究论文、著作和其他原创性作品,经济专业要求有良好的数学功底,尤其在线性代数、微积分和统计学方面有扎实的基础。

我国本科生入学主要以成绩为标准,忽视其他能力的考察,这必然形成应试教育的导向,这种状况有其历史原因,短期内改变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近期内只能寄希望于增加考试的灵活性和综合性,以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素质。研究生(主要指研究型研究生)入学标准也需变革,应该强调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考核,要实现这一点又必须以学位细化为前提条件。

3、 西方特别强调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经济学科教学的中心,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是教学宗旨,一切活动都是为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服务的。这体现在:(1)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研究平台。例如,老师把近期研究在网上公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课题研究。讨论会(seminar)及会后提交的论文,也是培养研究能力的很好的方式。跨学科培养扩大学生的研究视野(如哥伦比亚大学设有Econ-Mathematics、Econ-Statistics、Econ-Operation Research 、Econ-Philosophy、 Econ-Political Science五个跨学科方向)。哈佛大学拥有众多的seminar和workshop,有时会邀请其他大学加盟,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团体和学术活动也很多。以上活动大都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2)入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考核评价均是围绕提高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国外已形成了较为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本科生教育仍侧重于课堂教育,虽然有一些激励他们研究创造的平台,但相对于庞大的本科生队伍,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考核评价不全是围绕提高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例如,经济学方法论课程设置滞后,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经济学、怎样才算学好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更为滞后:(1)研究型学生和专业型学生(占多数)一刀切,所以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2)有些导师忙于自己的事务,缺乏对学生的引导。(3)经济上困难,学生不能潜心搞研究。(4)正式或非正式的学术团体较少,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seminar和workshop较少,资源竞争激烈。

4、透明度高。经济系每位教师的通讯方式、研究专长及目前所作的研究均在网上公开,不仅有助于老师之间的交流,也便于学生与老师沟通,这些交流和沟通没有学科界限,因此也就形成了百家争鸣、学科交叉的局面。

我国经济系教师的信息一般不公开,即使公开,也不够详细。这种保守的信息公开限制了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师生沟通,无法形成百家争鸣、学科交叉的互动效应。

5、 西方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与保持

国外院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师资力量管理制度。(1)激励方面。首先,薪资福利水平较高,高校教师是一个中上水平收入的职业;其次,教师学术权力相当大,他们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材等学术事务有较大的自主性;最后,为教师提供校际交流和国际交流的机会。(2)约束方面。首先,高校教师学历要求。从西方各国的做法可以看出,要获得教授、副教授等任职资格,一般需要具有博士学位;其次,新任教师要接受严格的培训;再次,晋升制度非常严格;最后,教师需接受来自个方面的监督,特别是同行和学生的监督,这也是以信息公开为前提的。

我国对高校教师的激励约束制度尚处于建设阶段,表现为:(1)教师薪资福利不高。近几年,教师福利确实有很大改善,但与其它阶层相比,增长速度还是很慢,导致教师为了生存,不得不走出校门寻求兼职,精力和时间无法集中于教学和研究,这与提高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国际潮流格格不入。(2)教师学术权力不够大。他们活跃在基层,作为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再合适不过了。而我国这方面的改革正在起步,给教师以自主权应该成为经济学科建设的方向之一。(3)约束制度不够严格(软约束)。新任教师没有固定的培训方案,来自同行和学生的监督有时也会流于形式。也要看到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许多学校已意识到建立第三方监督制度的必要性,比如,武汉大学组织退休教师组成督导团,对教师教学、研究进行监督并提出中肯意见,这是一个建立有效约束机制的很好开端。

最后,以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的一段话作为结束:“参照系的建立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经济学也不例外……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这样,分析经济问题时就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我们常见到,一些记者洞察力很强,有经济头脑,写的文章又非常有感染力。然而,他们与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的不同之处往往是因没有参照系而会显得分析缺乏主线和深度。”说到底,参照系就是经济学理论基础,建立经济学理论基础,以此为参照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理应成为经济学科人才的培养方向,也是良好的生源、优秀的师资和先进的培养计划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