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林少宫:耕耘半世 奉献一生

出身名门 未忘忧国

  八十六年前,林少宫先生出生于广东信宜的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父林兆蓉是同治庚午科举人:祖父林达是秀才,祖父的三个兄弟分别是廪生、监生、贡生;叔父林砺儒是著名教育家,曾任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大学等校教授,解放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林少宫,少年时期得到了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他自幼聪明好学,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之后,受到身为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的姐夫崔明奇的引导,林少宫对数学和经济学产生了兴趣。1940年,18岁的林少宫考入了重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经济学系。抗战时期的重庆条件艰苦,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热情。194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47年,林少宫心怀报国梦想赴美留学,先就读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攻读统计学专业;后进入伊利诺伊(Illinois)大学继续深造,并于1952年获得哲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读书期间,在两度同窗好友(重庆中央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杜度的引荐下,林少宫结识了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 198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赫维茨(L. Hurwicz,1990年获得美国总统科学奖,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莫迪利亚尼在去世前两年出版的一本书中,还回忆了他们当时许多“有趣的共同经历”:赫维茨为了他们之间“近半个世纪的亲密友情”而于2000年来华中科技大学进行第三次访问,并参加了林老领军的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的成立典礼。作为伊利诺伊大学的学生,林少宫得到其博士论文导师的如下评价:“相对其后来所处的环境而言,他堪称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位杰出学生。

  毕业后,林少宫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讲授统计学、经济学原理和美国经济史。当时,出于对林少宫研究能力的肯定和信任,统计学界、经济学界和数学界公认的大师一一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霍特林(H. Hotelling)教授希望他到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工作与学习。这本来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但国内有两位他一向十分敬重的人物都鼓励他回国工作。一位是他的姐夫崔明奇教授,姐夫在信中说:“国家现在不仅需要千百万统计人员,还需要大量培养统计人员的学者。”另一位是对他一生影响甚大的叔父——时任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林砺儒先生,他在信中说:“你回来,不知道有多少工作在等着你。”想到出国时“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誓言,在知心伴侣吴驯叔(国民党元老吴忠信爱女,蒋介石干女儿)的支持下,毅然于1954年回国。

  由于众所周知的时代原因,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现代经济学一直被视为是“庸俗”的、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诡辩的资产阶级学科。所以,经济学出身的林少宫回国后并没有得到重用,教育部官员首先把他分配到新疆民族学院。然而,即便如此,林先生和夫人欣然接受而无怨言。幸好,当时碰巧新疆民族学院的院长正在教育部办事,看了林先生的材料之后,对他和教育部的官员说明了情况。他虽然很需要林先生这样的老师,但还是认为林先生到新疆只能讲一些中学数学,是巨大的人才浪费,所以希望教育部和林老认真考虑。时值华中工学院刚组建不久,于是,他便被重新分配到华中工学院数学教研室(数学系前身)工作。1957年反右之前,中科院力学所所长钱学森曾计划调三、四个人到他那里搞运筹学研究,林先生便是其中之一。钱学森当时想把他调到清华大学,但在中科院工作,清华大学透露调令即发,然而不久“反右”就开始了。从此,他便久居于喻家山麓直到现在,期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奉献毕生的心血。

引进新学 奠定基础

  回国后的二十几年中,虽然国家不重视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林少宫英雄无用武之地,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学问上的努力。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为数理统计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六十年代,国内统计界人士对统计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林先生为了在国内普及统计学知识,编写了《信息论讲义》、《序贯分析(决策)的发展与应用》,但因出版社声称没有审稿能力而未予出版。虽然如此,他还是为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做了多场特邀报告。1958年,林少宫出版了《基础概率与数理统计》一书,填补了该学科的空白。该书曾作为工科院校教材使用了20多年,到1980年第二版已印刷7次,并且无形中成为随后出版的许多数理统计教科书的编写模式。

  实(试)验设计是数理统计的一个专门领域,析因设计及其部分实施又是实验设计中的极具应用性而比较抽象的一类理论成果,然而鲜为人知,中外皆然。七十年代,林少宫推广应用正交设计,在武汉市化工研究所取得优异成绩。其后,根据实际应用经验,利用极差代替F检验,与吕梓琴合作,成功编制了“正交实验极差临界值系数表”,大大加速了实验的分析与计算工作,在我国广大工农业生产实验中被广泛采用,随即被三机部编入《应用数学成果巡回展览》。林老除撰写了农业正交实验系列论文9篇,并因此获湖北省统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此外还撰写了大量其他领域的正交设计论文和一本专著。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现代经济学开始在国内逐步得到重视和推广。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因教授率领美国经济学家代表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在北京颐和园举办了为期7周的“经济计量学讲习班”,这成为中国数量经济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林少宫和李楚霖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并担任翻译工作。

  这次培训结束之后,林少宫深感开设现代经济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必要性。可是,在1980年,中国人还没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大纲,连这门课应当叫什么名字都没有确定。开这门课就好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有相当大的勇气。林少宫凭他30多年前的记忆,加之在北京西山计量经济学讲习班上搜集的一些材料,率先开设了这门课。华中工学院从而成为国内最早开始现代经济学,特别是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高等院校之一。为了获得资料,他利用出国访问的机会,从国外带回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教材的影印本。也正因如此,国内现在流行的一些计量经济学教材,林少宫早在20年前就开始用其英文版为学生授课。1982年,他翻译出版了《应用概率》上下两册。受到这些著作的影响,传统的统计学会开始重视推断统计,并强调抽样的随机性和概率论的应用。

育人有方 创造奇迹

  1980年,林少宫开始招收经济数学专业的研究生。

  当时,这在国内是首开先河。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林少宫便尽可能借鉴国际上经济学教育理念,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和措施。他的第二届数量经济学研究生谭国富说,林先生在教学方面注重经济学基本理论,强化经济学数理基础训练,重视学术交流和教育国际化,以及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特色鲜明。

  林老的很多研究生毕业于数学系,对经济学知识几乎毫不知晓。针对这种情况,林老因材施教,首先强化对经济学,尤其是现代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除了亲自教授一些现代经济学基本知识外,他还广邀校外名师为学生讲授西方经济学、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学等。

  作为真正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学者,林先生深知数学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他针对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特点,特别强化了数理知识及其在经济学应用中的系统教育,特地安排了几个学期的数理课程。同时他还邀请一些著名教授来开设数量经济学高级课程。这些数理训练使学生迅速掌握了经济学研究工具,为他们从事主流经济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先生认为在学术研究中,获取信息和交流经验非常重要。因此,他非常重视学术交流,除了邀请国内学者外,还包括赫克曼(J.J. Heckman)、麦克法登(D. McFadden)、恩格尔( R. Engle)以及赫维茨(L. Hurwicz)等四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些交流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使他们结识了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对他们后来在美国深造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林先生还积极倡导并大力推行教育国际化。他深知,我国经济学研究落后的局面,只有依靠和主流经济学教育接轨才能改变。因此,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来推行国际化教育。对某些主干课程,林老师身体力行,坚持用英语授课;教材和教学内容也尽可能和国际一流学校接轨。他上课大多采用国际通用教材或讲义,其中有些是从美国带回来的,有些是国际著名学者讲学时赠送的。多层次学术交流和全方位国际化,增强了学生对经济学的理解和研究工具的掌握。大量课程和国际接轨,减少了到国外学习的转换成本,使得他们容易深入到学术前沿。

  林先生非常重视学以致用,在研究生培养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课题。包括安排他们到社科院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所,参加关于中国经济投入产出分析的课题;参加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组织的关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估计预测的课题;等等。通过这些课题,学生们了解到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

  为了让他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能对国外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有充分的了解,林少宫于2000年联系海外校友,在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并根据弟子田国强教授的倡议,借鉴武汉大学的经验,创办了经济学—数学实验班,以该中心为阵地,聘请国外一流经济学家,来这里交流、讲学或访问,致力于经济学前沿发展研究和现代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林少宫还要求自己的学生在国外取得一定学术成就后,回校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所属领域的前沿进展。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措施,二十几年来,林先生培养了近百名研究生。其中,出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就有数十名之多,包括现在国外担任教职的徐滇庆、方振民、艾春荣、谭国富、宋敏、刘安平、文梅、尹东平、刘立群、李东等一大批活跃在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学者,形成了被经济学界称之为奇迹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家群现象”。

苛己厚人 淡泊名利

  林少宫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家境比较殷实,夫人吴驯叔又是名门之后,本可过上富家优裕生活;即使凭借自身的学术贡献,也可以提出要求享受优等待遇。然而,林老一生从不计较这些,一直与吴老过着平淡朴实的生活。

  从教五十年,林老从不向学校、向院系提过私人要求。在美国的时候,林老曾是“有车一族”,但回国后,他从不提及此事。直到2007年,二老仍住在70平方米房子里,家里至今也还是50多年前的家俱。

  随着年纪的增大,林老和吴老的身体状况不断下降,三个儿子又都在美国,经济学院费剑平副教授曾经多次建议请保姆,但他们一直没有答应,林老总觉得自己能行就不要麻烦别人。直至吴老住院,他们在没有通知别人的情况下,自已请了一个全天候的保姆。2006年武汉的冬天特别寒冷,八十多岁的吴老很不习惯,并目卧病在床,可他们仍舍不得用暖气取暖。因为林老觉得这样很浪费。林老怕学生们劝他,干脆把的“充气卡”藏起来,并嘱咐保姆不能让学生为他们缴费。林老夫妇自己对环境和条件可以百般忍受,却唯恐给别人带来一丝不便。因此,学生们很想为他做点什么事情,却常感到无能为力。

  对于别人,林老却极为慷慨,竭尽所能去帮助。他的学生出国留学,他会热情推荐,并联系国外亲人予以照顾;同事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会不辞辛苦热心帮忙。他的帮助是一种纯粹的单向帮助,不仅不求回报,而且力求不留痕迹,不让对方,难堪或有心理负担。副教授费剑平与他合作翻译经济学著作多年,情谊深厚,但外人看上去,二人除了翻译时,并没有表现的格外亲密。林少宫平时有事,亦很少麻烦他。但费剑平结婚之际,吴老亲自作画,并装裱赠送;费长子出世,林老携夫人转遍华工市场,为他买得一套衣服和毛毯。

  林老还慷慨助学,奖掖后进。2002年,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L.麦克法登共同发起设立了“麦克法登—林少宫经济学奖学金”,用以奖励品德优良、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不仅将自己的著作及翻译稿酬32000元捐赠为奖学金,还动员他的三个儿子和学生为此捐赠。

  林老一生淡薄名利,为人低调,不愿意把时间用于应酬,为此还留下许多“笑话”。国家某局长曾慕名拜访林老,时至中午12点半,见林老仍不提吃饭之事,便试探性地问道:“林老,这么晚了,我就请你吃午饭吧?”林老的回答语速虽慢,却似有准备:“我也不请你,你也别请我了。

情趣高雅 家庭和谐

  在生活中,林老又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温文尔雅,多才多艺,喜好小提琴演奏。他最大的兴趣还在于读书,每拿到一本好书,林少宫都会迫不及待的一口气读完。他请经济学院的图书室在新书到来的第一时间通知他。即使生病住院,他也还不忘把书带过去。

  另外,林老一生热爱网球运动,直至80高龄仍与朋友或学生上场对阵,而且球技超群。在20世纪70年代,华中工学院还没有网球场,他便与朋友一起在周末骑自行车30公里到新华路体育场打球,车上载着夫人,可见其兴致之高昂。后来,在林老的建议下,原华中工学院修建了中南地区最好的一块土地网球场,现在华中科技大学的网球场在全国大学中仍居领先地位,网球运动的爱好者也明显多于兄弟院校,这与林老的带动和游说有很大关系。

  林老与夫人吴老五十年代初在美国相识,几十年来感情一直很好。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妻子一般都会尊重他的选择,比如当初放弃美国的优裕生活毅然归国,就得到了吴老的大力支持。回到国内的艰苦生活,吴老也没有怨言。当然,吴老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不太会做家务,林老就主动承担。每有针线活,比如钉扣子或者一些缝缝补补的小事情,都由林老负责。他经常下了课就拎着一个旧公文包去华工集贸市场买菜,学生还因此笑话他。

  琐碎自有大天地,细微方显真性情。当年华工没有网球场的时候,林老每次去新华路打网球,单程两个多小时,都用自行车载着夫人往返。林老的邮箱名linwu,乍看之下不知所以,仔细端详才知是二人的姓氏缩写,蕴含着深厚的感情。

  林老家里气氛开明民主。作为经济学界的公认大师,他的三个儿子没有一个继承父志。在外人看来,这是很遗憾的事情,但林老不以为然。他不干涉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

  只是近两年,两位老人身体情况都不太好。林老视力听力下降得厉害,与人交流十分很困难。今年国庆节期间,人大经济学教授梁晶来探望,林老很伤心:“我不能看书,什么也不能做了,我是一个废物。”梁晶闻言,潸然泪下。

  采访之际,林老正住在医院,吴老身体也欠佳,无法接受采访。记者只好邀约其亲友学生,讲述其人生梗概。在此,记者衷心祝愿两位老人能够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本文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华、副书记刘雅然、副院长唐齐鸣、副教授费剑平以及学工组王伟波等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