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如果我把牙齿染黑,你还会爱我吗?

一、
在古早的平安时代,染黑齿的风俗在贵族间风靡。那时候贵族间以黑齿为表彰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贵族们将自己的牙齿用铁浆染成黑色。这种习俗被称为“お歯黒”、“鉄漿付け”、“歯黒め”。而染的过程,是这样的:

(1)将烧过的铁针等铁器与粥,茶,麦,醋,酒等混合,置于暗处发酵两个月左右,制成铁浆水(通常含有恶臭);

(2)再以“五倍子粉”调和,便成了其味腥臭,黑不溜秋的化妆品(其实对于现代化妆品,大家视之为如此秽物也无不可);

(3)最后,以杨枝为牙刷,每周涂齿1~2次。

在现代审美看来,大概是……

嗯……难以言表。

二、
这种习俗在我国文献里也有相关记载。比如,《山海经》这么写:

东海有黑齿国,其俗妇人齿黑染。
对于是否指日本学者有争论,暂从此说。《三国志•魏书•鲜卑乌桓东夷列传》,书中记:

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黑齿国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也。
日本也有记录。《源氏物语》里说到若紫,形容她:

她优雅地穿着一袭樱色无花的女童装,虽则一派纯稚无心的样子,却自然流露出一种美,这大概要归功于她那位保守的祖母平日管教有方。虽然她的牙齿尚未染黑,由于最近已经开始化妆,故而眉际显得十分清爽,更添增清丽之气质。
《堤中纳言物语》中提到虫姬长得漂亮可爱,只因未染齿,无人招为妻。可见染黑齿是十二世纪初期京都上流女性化妆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带一提:平安时代末期,古代日本上流阶级女子于十岁左右要进行裳着礼,“裳着”即女性的成人式,“裳”是古代贵族礼装的衣裙。第一次把额发向上结起,穿上绚丽的“裳”,束起腰带,是女孩子们迈向成人的标志。而负责在仪式中结腰带的“腰结役”非常重要,通常由父亲或有德望的人来担当。此外,皇族成员或高级贵族的少男少女还会进行引眉(把眉毛剃去,用墨在眉毛处描上细长弓形的眉毛状)。《源氏物语》里说“(若紫)眉际显得十分清爽”,即是在说若紫已经拔除眉毛。


 


后来,日本的染黑齿风俗的象征意义也有了一定变化。

茂吕美耶在《江户日本》中谈到江户时代的日本风貌时说:“将牙齿染黑的,肯定是已婚妇女;牙齿不但染黑,又将眉毛剃光,则必然是膝下有孩子的妈妈。”

这一习俗在初始时,如上文所写,仅仅是一种贵族成人仪式,到后来,已经发展成女性婚否育否的代表。我姑且猜测,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贵族染黑齿的习惯影响了其他阶级,除了皇室、公卿等上层阶级之外,游女、艺妓也染黑齿,而民间在婚礼、葬礼等特定仪式上也会进行染黑齿。正如“楚王好细腰,其下多效”一样。

无独有偶。染黑齿习俗其实还存在于中国、东南亚诸国。

《楚辞•招魂》里,“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讲的大概是可怕的食人部落的故事,但“黑齿”的出现,表明这习俗也算久远了。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境异》里便记有“西屠俗,染齿令黑”之言。在唐代的书籍中称傣人为“黑牙”、“金牙”。旧时侾黎地区有一种习俗,青年妇女和男子喜欢把牙齿染黑。方法是把一种名叫ε'aiy kwy jikl的树枝一头用火烘,另一头因受热而泌出液汁,用这种液汁来刷牙齿,经久牙齿便呈黑色。(苏英博,韦经照,梁定基等 主编.中国黎族大辞典.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第265页)

而在越南自古以来就有染齿风俗,越南人从小就用一种含热力的辣物质把牙齿染得乌黑发亮,这种染齿药物能导致唇、舌发肿,十分疼痛,并且忌嚼硬食,但人们仍愿忍痛染齿,因为黑牙在越南人看来是美丽漂亮的重要标志,有一个有意思的词,黑牙桃颊,是对女郎的极高赞誉。——所以说审美这种东西,充满了未知性。许多习俗的存在,彰显了文化的多元性哪。

在日本,这种习俗延续到了幕末,直到1870年2月5日明治政府下令禁止后,才在大正年间逐渐消失。

如今在越南,黑齿习俗几乎已经绝迹,只有游客偶尔能在七八十岁的老年妇女身上看到。而傣族本来将染齿当作女子婚前必须做的一件事,就现在而言也已经看不到了。(算了不放图了……)

现代文化在趋同。

我不知道这种习俗灭绝是好是坏。既可以把它说成现代文明的洗礼使得落后的风俗覆灭,也当然可以说成文化灭绝已经不可挽回了。

而时间从不等待,它一直走,把什么都碾在了尘烟里。

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说:“当我进入这宽敞的客房时,一个剃掉眉毛、染黑牙齿的大年纪女侍,手持烛台迎候在屏风之前。”

真有一种和风。阴阴的房间,融融的烛火,女侍神色看不分明……屏风、扇子、和服,好像下一秒会出现一只妖怪。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