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说谎为何欲罢不能

\

常言道:一次说谎,终生说谎。这可是有科学根据的。研究人员已发现了谎话越说越容易的原因,找到了一些从无碍小谎发展成弥天大谎的生物学证据。

在《自然神经科学》的一篇研究报告中,伦敦大学学院实验心理学系的塔利·夏洛特和她的同事们设计的一种巧妙实验方法,并通过磁共振仪器对人的大脑进行扫描以测试其说谎倾向。他们首先向80个实验参与者展示了玻璃缸中的硬币数,然后再给这80个人施以不同的激励,让他们向同伴说出玻璃缸中的硬币数目,可以实说,也可以说谎。某些激励下,如果参与者说谎,参与者与其同伴均可从中得利;另一些激励下,参与者与其同伴只能一方得利(双方都无需付出成本)。还有一种情形,如果参与者说谎,参与者与同伴只有一方得利,但一方得利要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夏洛克将各种情形下实验参与者作出决策时的脑活动变化情况进行了记录。

结果他们发现,这些实验参与者在说谎时,杏仁核的活动会发生变化,杏仁核是大脑的情绪处理和激发中心。在每一种情形下,参与者说的谎话越多,磁共振仪器上显示其杏仁核活动强度就越小。可能的原因是,尽管说谎会激发情绪,进而激活杏仁核,但随着说谎次数的增加,所引发的边际情绪唤醒和情绪抵抗作用都在减弱,说谎因此变得容易。

夏洛特还发现,当谎言对说谎者有利时,杏仁核的活动大多会更弱。也就是说,利己动机似乎会对说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关于实验结果的简报会上,夏洛特表示:“我们看到,说谎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说谎者的情绪,这是由人们的自我认知与其自我行为之间发生冲突而导致的。因此,出于自利,人们会说谎,但这不符合说谎者的自我认知:我可是一个诚实的人呀!于是人类的大脑可能从情绪激发信号上深得精髓,让情绪激发的程度更低,这样说谎者自我行为与自我认知之间的差异可能就会更小。”研究人员甚至可以描绘出每一次说谎所导致的杏仁核活动减少程度,并可以预测出下一个谎言又会增大多少。“谎言一出口,假话时时有”,父母对子女的谆谆教诲似乎得到了生物学的证实。

译言:点击

原文:点击

(译者:arb 原文作者:Alice Park)

(责任编辑:郭倩荷)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