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不要忘了这些曾跻身世界经济学最前沿的中国面孔


       在给研究生上流派时,曾要求学生阅读Paul B. Trescott 的论文《凯恩斯经济学是如何进入中国的》(How KeynesianEconomics Came to China),这篇文献中提及了民国时期,中国那些处于世界经济学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他们有人曾经坐在教室里聆听凯恩斯讲课,有人的导师是哈耶克、汉森、熊彼特等世界大神级经济学家,他们曾经在世界顶尖刊物上发表文章,甚至有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还有人名录《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去世的纪念文章由诺贝尔获奖者撰写。

 

在我要介绍的这篇文献中,Trescott 所说的“中国”,在时间上包括民国和新中国两部分,地域上从大陆延展到台湾。论文评述了凯恩斯经济学是在什么年代、通过哪些学者、哪些研究和论文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有了什么样的传播方式,伴随着建国前后不断的政治革命,学者们如何在中国发展经济学,以及经济学最终在大陆如何衰落等,资料翔实,紧扣历史。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完这篇文章,心里满满的震惊,一直以来我只关心国外经济思想史,从来没有把视线放在国内,总以为大陆从来没有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谁知道,中国曾经有那么多神级经济学家,他们与闻名世界的大家不分伯仲,他们让中国曾经的经济学研究与世界最前沿并驾齐驱,造就茂实英声、冠前绝后的经济学研究盛况,体现着中国经济学家与世界学术界发展保持同步的决心、热望和努力,即使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中,他们都不曾放弃。

 

震惊之后,是满满的感动和深深的痛惜,这些翱翔在民国天空的雄鹰,渐次折翼陨落在49年之后的中国大地,曾经的黄金时代灰飞烟灭。他们有人选择离开,刘大钧、何廉、方显廷、刘大中、蒋硕杰等都是如此;有人选择留下来,但治学方法和方向发生彻底改变,如马寅初、吴景超、巫宝三、赵乃抟等,都放弃了经济学理论而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留下来的在新中国都接受马克思主义再教育,在这些人中,有人在特殊时期被划为右派、受迫害致死,有人圆通处世、改弦更张,有人浑浑噩噩、不问世事,还有人丧尽良知、长恶靡悛。让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从此远离主流,一片凋敝,等到再次起航时,已经离世界前沿无限遥远,怎能不令人“唯有一襟清泪,凭阑洒遍残枝”。

 


1967年7月,刘大中、蒋硕杰、顾应昌、费景汉四院士在梨山行馆向蒋中正提出有关台湾财经改革意见。左起顾应昌、刘大中、费景汉、蒋中正、李国鼎、蒋硕杰。

 

这里介绍几位文中提及的民国时期一流经济学家,现在的大陆经济学者,在他们面前,谁敢说自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谁敢说自己名胜千古呢?谁敢说新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培养出了比民国时期更伟大的中国经济学家呢?

 

 

 
刘大中
 

 

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如果您不知道他,您应该知道恩格尔吧,本科一年级微观经济学就讲到恩格尔系数,这位著名的恩格尔就是刘大中在康奈尔的学生。

 

刘大中是《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收录传记的唯一一位华裔学者。在他去世之后,库兹涅兹(197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专门撰写一篇长达 16页的文章,以纪念他。

 

1940年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计量经济学家,1941年,年仅27岁的刘大中就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 “论中国的外汇问题”。他是第一个在这本学报上发表论文的中国人。

 

1946.发表China’s NationalIncome, 1931–36: An Exploratory Stud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1948年赴美,在IMF任职,之后回到台湾与蒋硕杰一起推动台湾汇率贸易改革,之后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执教。.

 

1965在普林斯顿出版社出版重要著作,The Economy ofthe Chinese Mainland: National Incom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933–1959.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是不是超级厉害!该书出版后,顿时在西方学界引起轰动。这本书成为了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经典。弗里德曼等大经济学家在讨论中国问题时,也总以这本书作为主要依据。

 

这样的人,为何大陆没有出来一位呢?

 

 

 
蒋硕杰
 

 

伦敦大学政经学院这些博士和经济学博士,其导师是赫赫有名的自由斗士哈耶克,哈耶克非常赏识蒋硕杰的才华,并帮助他申请奖学金,并在自己主编的刊物上发表蒋硕杰的论文,这使得他成为民国时期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1982年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华裔经济学家。

 

1945年,接受胡适的邀请回国任教北大,1948年年底,蒋硕杰选择离开中国大陆,他说,“当时我知道捷克斯拉夫的自由主义派领袖Masaryk总统的儿子做外交部长……后来不知怎么却被人从楼上窗户推下摔死。我想自由派与新政权,恐怕不太容易相处,他们讲武力,没有容纳异己的传统。”

 

蒋硕杰赴台之后,只在台湾大学就职几个月,便在罗宾斯和哈耶克等老师的帮助下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职,此时刘大中也在IMF。后回到台湾,为台湾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起飞建立卓越功勋。

 

民国时期作品:1942. “The Effect ofPopulation Growth on the General Level of Employment and Activity.” Economica, n.s., 9 (36): 325–32. ; 1947. The Variations of Real Wages and Profit Margins in Relation to the TradeCycle. London: Sir Isaac Pitman and Sons. ; 1949. “Rehabilitation of Time Dimension ofInvestment in Macrodynamic Analysis.” Economica, n.s., 16 (3): 204–17.

 

 

 
徐毓枬
 

 

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唯一一位真正坐在教室中亲耳聆听凯恩斯讲课的中国人。1940年,博士论文是关于大萧条时期英国的棉花产业, 1949在商务出版社出版《现代经济思想》。1948年翻译完成《通论》,1957年出版。1957年,与巫宝三、陈振汉、罗志如等六位经济学家起草了一份“经济学家宣言”---《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宣言中说,“中国的金融和经济政策都是盲目借鉴自苏联,是纯粹的实验和错误,是主观主义和轻率的化身,完全没有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上。”很快,参与撰写“经济学家宣言”的知识分子们被划为右派遭到了批判。1958年,徐毓枬受迫害致死。

 

 

 
巫宝三
 

 

1948年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专业研究国民收入。1949年留在中国大陆,1950年代后,放弃西方经济学,转而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接受劳动改造。后在经济史上取得较大成绩,并历任各种政治职务。网上介绍比较多,也是大家知道比较多的经济学家吧。1947年哈佛博士毕业,1936年在上海第一次读到《通论》。论文:1943. “Ex-Ante Saving andLiquidity-Preferenc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1:52–56.;1946a. “International Paymentsin National Incom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40 (2): 289–98.; 1946b. “A New Estimate ofChina’s National 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4 (6): 547–54.(是不是超级牛,现代经济学家们是否有能力比肩?)

 

 

 
浦山
 

 

1943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经济系。1945年加入美国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9年于美国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

 

在20世纪40年代,浦山与克莱因、索洛等,他们一起求学和讨论,是不分轩轾的明日之星。后来,克莱因(1980年)和索洛(1987年)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进入了教科书,而被克莱因认为最优秀的同学浦山,在回到国内后,不得已放弃西方经济学,转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此远离了主流经济学研究,再也没有回归,令人惋惜。

 

浦山当年的博士论文《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将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思想与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决定理论相结合,创建了一个包含内生技术进步、加总、预期等在后来的经济学文献中得到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内的宏观经济模型,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方显廷
 

 

耶鲁大学博士,1941年到哈佛进修,从汉森处学习凯恩斯经济思想,1947年前在中国经济研究所工作,之后到联合国工作,1968年之后任职新加坡南洋大学,直至去世。研究领域是农业经济,著作主要有:中国经济研究[M].商务印书馆,1938年;中国工业资本问题[M],商务印书馆,1939年。战时中国经济研究[M],商务印书馆,1940年,等等。

 

 

 
樊弘
 

 

学术远不如前面几位经济学家,但是中国本土经济学家的代表,经历具有特殊性,也写在这里吧。

 

1925年毕业于北大,1937到1939年在剑桥大学进修。1953年4月,樊弘受到批判,小册子《揭发和批判樊弘同志的反马列主义思想》记录了樊弘的思想。在受批判之余,樊弘仍然努力追随时代潮流,批判马寅初,撰写大字报,但终不免因为“右”而遭遇坎坷。1959年被指责为右倾而受到批判,撤销其职务。“文革”中不仅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而且被指为“反共分子”,受到严重冲击,并被开除党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获得彻底平反,已是垂暮之年了。

 

1939. “Keynes and Marx on theTheory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Money and Interest.”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樊弘文中的研究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的,新中国建立后,在国内发表两篇重要论文批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即《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批判》和《凯恩斯有效需求原则和就业倍数学说批判》。

 

小编想,由于篇幅有限,肯定还有一些杰出的经济学家没能完全囊括,但是,这篇文章无疑给我们了一个重要的提醒:在放眼未来的同时,不要忘了来路……

 

本文获得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经济学江湖事”,原标题为《读史会痛:民国时期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的经济学家们》,作者为高门弟子。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