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二)专场综述

第二十四届经济学年会 · 2024-12-19 08:56

作者:

返回

第二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专场分论坛二于2024年11月30日下午16时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606教室举行,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戴若尘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董志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钟文副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黄青助理教授先后进行论文汇报。

图片

第二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专场分论坛二于2024年11月30日下午16时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606教室举行,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戴若尘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董志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钟文副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黄青助理教授先后进行论文汇报。分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的张轶凡教授主持。

戴若尘副教授汇报了题为《The Formalization Transi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in China: Political Connections Influence Significantly》的论文,文章研究了政商关系对企业正规化(formalization)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的正规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升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全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都出台了很多政策举措促进小微企业的正规化。但是这些举措在事后看来收效甚微,主要表现在政策效果不明显、持续时间有限等。文章在中国的场景下研究了即使商事改革显著降低企业进入成本的条件下依然出现了很多注册企业在集约边际(intensive margin)上出现非正规特征的现象,具体定义为企业的所有员工均未参与正规就业所要求的社会保险。作者基于此现象提出:(1)那些拥有更强政治关系的企业因为能够获得低利率贷款、政府采购更有可能正规化;(2)营商环境越好的地区上述关系越弱。接着,论文实证上检验了这两个假设并强调了打破具有偏向性的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促进小微企业正规化过程的重要性。与会嘉宾就非正规性的定义、其他可能的潜在解释进行了讨论。

董志强教授汇报了论文《How Do Very Small Business Survive in a Rent Seeking Society——Evidence from China of 2010》,文章研究了员工数小于50人的小微企业在存在制度不完备的寻租型社会中的生存策略。通过对中国1450家小微企业的独特调查数据以及相应的区域财政和制度数据的分析,该论文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小微企业如何在寻租型社会中分配创业努力。研究假设包括:(1)由于大型企业的寻租活动外溢效应,小微企业会增加生产性活动;(2)高科技行业的小微企业与传统行业在应对制度环境改善和政府支出增加时表现不同;(3)具有政治连接的小微企业不会显著调整其创业努力,但在财产权保障后会增加创新活动;(4)小微企业会在生产性活动和休闲之间调整努力,但对非生产性活动的投入保持不变。研究发现,小微企业通过放弃寻租竞争或抗拒寻租提取,增加生产性活动以提高生存机会;而在没有政治连接或政府分配的小微企业中,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显著减少寻租活动。论文揭示了在寻租型社会中,小微企业在面对制度不完善的环境时,如何通过动态调整创业努力实现生存和发展,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视角。与会嘉宾就样本选择问题、文章实证部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张钟文副教授汇报的论文题目为《The Life Cycle Chang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文章尝试描述了中国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特征事实。作者首先指出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往研究主要关注专利保护、创新活动和资金约束同企业生存的关系并主要关注规模以上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尚缺乏研究系统性描述中国小微企业的生存周期等特征事实。文章结论显示,中国小微企业生存年限的中位数达19.38年;在所有制方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私营企业的生存年限长于外资企业、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分行业的分析表明,电力、油气和供水行业的企业生存年限中位数最高,超过了40年。接着,作者用简单回归的方式展示了数字化、地区产值增速、地区环境保护强度、市场化指数等因素与短期、中长期小微企业死亡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与会嘉宾指出西方国家小微企业平均寿命的测算结果一般为3-5年,与文章的结果相差较大,原因可能在于存在“僵尸企业”现象、商事制度改革等重要事件的影响。主持人张轶凡教授点评,希望与会嘉宾中有熟悉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库的研究者能够专门就该数据的使用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写作手册指南式的学术论文,并预期这样的论文能收获较高引用。

黄青助理教授介绍了题为《Profiling Chinese Entrepreneurs》的合作论文,论文使用CFPS数据和ESIEC数据系统性的描述了中国企业家的特征事实,突出了企业的特征事实对于打开企业家精神黑箱、理解企业家精神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重要性。具体来讲,文章分个人特质、风险偏好、主观幸福感知、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人力资本积累等几个方面描摹了中国小微企业家画像。进一步,论文比较了三类人群——注册企业家、自雇创业者、工资性从业者——在上述几个方面特征的均值差异。作者强调了这篇论文启发后继研究的开创性意义。与会嘉宾就实证模型选择、数据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主持人张轶凡教授在肯定这篇文章基础性贡献的基础上指出,如果加入跨国的比较能使得这篇文章更加丰满,同时能够向读者传递更多有效信息。

撰稿:李泓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3级博士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